第8节
刘美娟见她往大院外走,问:“燕婉,你这是要出去?”
苏燕婉点头,“我打算去附近的供销社看看,买些洗漱用品回来。”
“那感情好,我也要去供销社。我们一起去?”
苏燕婉正好不知道供销社位置,有刘美娟一起,再好不过了。
附近部队大院多,供销社就在大院旁边一栋楼房的一楼,五个门面的柜台,大气又上档次,卖的东西也是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刘美娟非常热情,一路上边走边给苏燕婉介绍附近的情况,哪里有自由集市,哪里可以买到不要票的东西等等,到了供销社带着苏燕婉来到卖洗漱用品的柜台,喊售货员帮她们拿了一套洗漱用品。
帮她买完,刘美娟才去买自己的东西,是一盒海市女人雪花膏,竟然要五块钱。
苏燕婉刚才买了一个搪瓷盆,一个搪瓷缸,两条毛巾,一盒牙膏和一把牙刷也不过才六块钱,这些东西能用很久。现在一盒雪花膏就要五块钱,确实不便宜。
苏燕婉看着雪花膏,若有所思。
若说其他的,她还不一定会,但论如何保养如何变美她最擅长,她手里也有不少秘方,从话本的信息来看,这一块市场如今还是一片空白,这生意可做,还可以做大做强。
刘美娟还在心疼,她一个工资才二十块,这一盒雪花膏就花了四分之一。
她愁眉苦脸:“太贵了,就这么一点怎么能这么贵。燕婉,你不知道,这北城的天气太干燥,风又大。要不是最近脸刺痛,我还下不了决心买。”
她看着苏燕婉白皙的脸蛋,羡慕极了:“燕婉你皮肤真好,又白又嫩,长得还那么好看。”
“其实美娟你长得也不差,如果换一种眉毛和头发可能更适合你。”苏燕婉仔细观察后道。
其实刘美娟五官端正,分开看不算出挑,但凑在一起就很耐看。但她脸长额头宽,这个发型把她额头全部露了出来,加上她眉型挺括,眉尾上挑,就显得她脸特别长,额头特别宽,很不好看。
“虽然知道燕婉你是在安慰我,但是我还是很高兴。其实我知道自己长的不好看。”刘美娟有点自卑。
她个子高,长得又黑又胖,从小到大,没少因为外貌被取外号,什么刘黑胖,黑胖子,刘壮实,还有人叫她土猪,叫什么的都有。她在村里找不到对象,这才托了家里的关系来当保姆。
她是知道自己丑的,所以对长得好看的人都格外有好感。
苏燕婉摇头:“我可没安慰你,我说的是真的。你的五官长得不差,尤其是眼睛,很灵动很有神采。就是眉毛和发型不适合,把你的缺点放大了。”
刘美娟被夸的不好意思,“你还是第一个说我好看的人。”
“大妹子,你刚才说的话我没听明白。这人长的好看不好看难道不是天生的,有缺点也能算好看?”旁边路过的秦玉菊正好听到了她们的对话,忍不住开口问。
苏燕婉笑着道:“好看确实是天生的,但不代表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从前就有各种例子,过去的人用胭脂水粉,贴花黄画花钿,扎各种发髻,戴珠宝簪花,都是为了扬长避短,锦上添花。就像大姐你的头发,如果扎起来做一个发髻会更称您。”
“你这么一说,我好像有点懂了。怪不得同样都是卷发,我烫起来就好看,我妹妹烫起来就一般。原来是不适合。”秦玉梅在国营药店上班,她有个妹妹叫秦玉菊,两姐妹条件都不差,都是爱美的人,是北城最早烫头发的那一批女工人。
“这么理解也没错,每个人都不同,眉毛发髻也应该按照每个人的相貌改变才对。”她虽然没烫过卷发,但美的原理是相通的,无非就是相得益彰和扬长避短。
不知不觉,苏燕婉和刘美娟身旁就聚集了一群女人。这几年改革开放后,人民对美的追求也跟着日益高涨,人群里就有不少女同志烫着或长或短的卷发。
大家都安静围着苏燕婉,听她讲。
刘美娟更是用崇拜又自豪的目光看着苏燕婉,燕婉太厉害了,懂的好多。
“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人这么分析。那她的眉毛应该怎么改才适合她呢?”秦玉梅看着刘美娟问。
刘美娟也期待地望着苏燕婉。
苏燕婉微笑,“改起来并不难,谁身上有小刀?”
附近有家裁缝店,裁缝是个女同志,店里也没什么生意,心思早就被苏燕婉吸引了,听到苏燕婉要小刀,立马站出来说她有。
苏燕婉问她借了小刀,让刘美娟坐在裁缝铺的凳子上,现场帮她修起了眉毛。
行家一出手,没用多久,眉就修好了。
“别说,这眉毛一修,真的看起来不一样了。”
“还真是,不仅更精神了,连面相也变了,没刚才看着那么凶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刘美娟看着镜子的自己,欢喜极了,“确实更好看了,谢谢燕婉。”
苏燕婉继续道:“眉毛在脸部所占的比例不多,改变有限。下次有机会,我带你上理发店换个发型,变化更大。”
“真的?太好了。”刘美娟对苏燕婉所说的未来更期待了,她做梦都想变美,因为长相的事,她没少受欺负,要是能变好看一些,就太好了。
苏燕婉帮刘美娟修的眉型是她最擅长的燕婉眉。燕婉眉从眉毛三分之二处开始微微上扬,眉尾是圆润的弧度,眉尾的长度可以根据脸型加长或缩短,基本适用大部分脸型,更显精致和气质。
当时这款眉型从群芳阁流传出去后,曾经引领了江南的风尚,世人只当燕婉眉的“燕婉”二字是美好貌美的意思,少有人知道这款眉型出自她的手。
其他人都羡慕刘美娟,争着抢着请苏燕婉帮她们修眉和参谋发型。大家都想第一个,场面有些混乱。
苏燕婉却从慌乱中看到了商机,在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站出来,示意大家安静。
“各位大姐大婶能喜欢我的手艺,我很感激,但这个手艺也是我花了一千块从一个港城的女郎那里学的。大陆可没有这个,是独一份。为了交这个学费,家里把能用的钱都花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不瞒大家,我这次来北城也是希望能赚点钱,早一点还完家里的债。大家伙要是觉得我的手艺不错,有钱的捧个钱场,这样我也能有点收益。”
这时候,港城比大陆发展早,经济更繁荣,每年原身在吴城都能听到不少人逃港被淹死的消息,也曾收到过逃港成功的伙伴寄来的胭脂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