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节
“额,有没有可能,这是给整个团队的?”
场面瞬间尬住了,屈萍幽怨的看了陈潇一眼,这家伙就不懂说句话哄哄自己?
“额,这是给你的,你给大家分分吧?”陈潇赶紧换了个说话,屈萍瞬间就买账了。
两句话的效果其实都一样,但是重点不同了,由大家的变成了一个人的,这种就叫偏爱,像极了爱情。
屈萍轻声叹息,这个男人呵,太难得到了。要么寄希望于社会礼崩乐坏,要么自己礼崩乐坏突破道德底线,也不知道能不能拿下来。
陈潇最近非常有空,专心科研,到处视察,今天刚好到这里,想看看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再看看有没有什么进展。
“恩?超级鞭毛?不,超级细菌?”陈潇瞬间来了兴趣,听了一会之后就联想到了很多,“我们可以用这个替换现有的所有机械设备。金属设备变成生物设备,生物发动机已经可以提上日程了。”
“我也是这个想法。现在还不算特别稳定,我们要达到发动机的工作能力,要么堆积旋风菌的数量,要么提升旋风菌的体型,无论哪一种都还需要时间。”
“有没有想过改变培养液的成份,加速培养?”
“想过,不过我想通过基因修改试试。”
纵横南北,戳你心脏
“按照这个思路进展没什么问题,但是总感觉有点不对劲。”陈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按照各个发动机的尺寸来确定旋风菌的大小,有点离谱。”
看到屈萍露出疑惑的表情,他进一步解释道:“这么说吧,发动机这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上都是大小不一样的。
即便是摩托车也有不同的诉求,不同的排量,又如何能一一满足?
况且,还有数不清的设备,结构,我们都无法一一满足,旋风菌难道要为了每一种设备准备不同的尺寸?”
“确实不能,那我们该怎么办?”
“这个还不能说,我们得先看看能研究到什么程度,先把旋风菌的每一个部分研究透彻后再说吧。”
这天之后,陈潇就对屈萍的实验项目上心了,干脆在宿舍住了下来。
屈萍这边不再沉迷于如何提升旋风菌的体积和鞭毛的转速,这玩意现在已经远超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如何最大程度的转化这些性能才是最大的现实意义。
团队们开始解构旋风菌的结构,对于每一个结构是有什么样的基因都进行了准确的界定。
反正都是蛋白质,分解就完事了。
进展非常的快,一个个结构都已经被解析清楚,那么下一步该如何呢?
陈潇此时已经思考了好些天,心里面有了更为完善的打算。
“我们如果继续培养旋风菌,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们无法突破细菌本身的生物禁锢,就好像人类怎么长都长不到大象那个级别。”
“那为何我们能培养这么大的旋风菌?”
“可能是因为细菌本身的极限就包含了旋风菌的大小。
所以我想说,旋风菌无法培养到一米,即便真的能做到这个程度,也不知道要改多少代的基因,我们时间来不及。
这段时间你们不断解析旋风菌的结构,得到了旋风菌内部的传导方式,下面我们就根据这样的原理来还原这套鞭毛系统,看看能还原多少。
把数据共享给制造部门,我们要进入实操环节了。”陈潇把接下来的想法跟屈萍简单的交代了下。
陈潇知道旋风菌肯定搞不出一两米的直径直接取代人类的发动机或者设备,那就学习它们的传动方式吧。
这也不是心血来潮,根据研究,细菌吃了能量块做功,跟发动机直接烧了能量块没什么两样,甚至后者还更加的直接。既然如此,那为何细菌的转化能量如此高效,人类的发动机如此低效?问题很可能出在传动方式上面。
不是说消化方式就完全排除了可能,也有可能是因为细菌消化能量块比发动机更快,耗时更短,所以最短时间爆发出最大的功率。但这都是后面的事情,现在主攻传动方式,这条路走不通了再找能量利用的形式。
屈萍团队对每一个结构都进行了解析,知道了基因,也看到了传动方式,下一步就是通过生物培养的方式把这些零部件造出来,然后再组装起来。
这是在搞类鞭毛的超大生物发动机,每一个都可以单独培养,然后集合组装。
虽然是用无数生物体细胞构成的部件,但确实不是生物体,没有生命,却仍可能有一定的生物特征。能做到程度,还得看时间。
这边有了理论,那边立马进入了实际生产环节,刚一面世,就立马把能源利用率提升了一倍,达到了惊人的80%!
这还只是刚出来,没有进行精心调试的粗糙产品而已!至于传动效率这一块,更是不知道提升了多少。由此可见,细菌鞭毛的传动方式究竟有多么的合理!
两边的人员全都惊呆了。
“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发明家不是人类,而是大自然,这样的精密的结构人类根本无法想象,也就无从生产!”
“如果不是旋风菌足够大,我们或许还没能这么容易就破解里面的内容,真是期待,是不是旋风菌更大一点的话,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结构的秘密。”
“造物主真是神奇,不,应该说是生物的进化,自然的选择就是如此的神奇。”
大家啧啧称奇,非常期待着下一步的进展。全方位记录了第一次组装后,大家乘兴进行了第二次组装实验,这一次在设备内部模拟细菌内部的环境,结果又提升了数个百分点。第三次组装实验,同时在设备外部模拟了细菌生存的环境,又把效率提升了一点。
当总效率抵达95%的时候,这个数值终于稳定了下来,这个时候大家也明白,现有理论的上限应该就到这里了。
对比实验室环境下最高40%的热效率,总效率95%已经是天方夜谭了。
注意,这里说的是总效率,包含了所有做功的效率,如果单纯看热值效率的话,已经突破了99%。
“看来细菌内部依旧还有我们看不到的细小结构,也正是那些更小的结构导致了总效率达不到无限逼近100%。看来旋风菌还是有继续培育长大的必要。”陈潇点点头,非常满意与眼下的成果,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完美的形成产业。
很早之前就提过,现在还得再提一次,实验室的理论跟生产理论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实验的东西要量产,就必须重新设计生产理论,什么环节该怎么做才能最合适。
这里面要考虑现有的制造水平,还要考虑能耗,人工环节。
不好好设计的话,再好的实验室理论无法量产,那就等于没办法真正的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