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切磋
此时正是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但是这两个煞风景的人可不是大晚上站树上赏月的,牧云归一个旋身折了一条绿枝便往李莲花攻去。她以木为剑,踏在随风飘起的树叶上借势,眨眼间剑势便已经到了李莲花面前,而此时夜明珠甚至还没有被李莲花握在手里。李莲花运起婆娑步侧身避开攻来的剑势,又顺手取下飞起的落叶作镖往牧云归疾射而去,阻碍了牧云归的去势。同时他将夜明珠往天上一扔便失去了踪影,牧云归没有急着去拿夜明珠,反而侧身格挡,果然挡住了李莲花这神鬼莫测的一剑。原来扔夜明珠只是为了引开牧云归的注意力,他已趁势折了一根树枝从侧边攻来一剑,只是牧云归对风势十分敏锐,早已感受到了侧面的风来。一招不中,李莲花不退反进,他借着刚刚格挡的那点力又换新招。相夷太剑乃是第一快剑,配合婆娑步的变化,出剑的时机和剑势去向让人难以预料,即便看到剑招,虚虚实实也难以出手挡下。比出剑速度没人能赢过李莲花,牧云归借力下坠,这样就只用防面前的招式。她以一剑带起面前落叶飞花向前掷去,挡住了李莲花的视线。再旋身提气,故技重施踩着飞花向上而去。这一下上下调转,攻防异位,牧云归看到夜明珠已经开始下坠,她从上而下劈出一剑,以剑气驭使落英缤纷向下而去,这一剑无法将李莲花击落,这一剑是为了让李莲花向下去势不改,空中难以变换方向。李莲花确实一时难以改变向下的坠势,因此他直接将右手中的剑向牧云归疾射出去,阻挡牧云归,之后再左手朝树上轻拍一掌,重新站回树梢,右手刚好接住下落的树枝。牧云归要避开那一剑只好旋身向下,此时刚才提的一口真气已经用尽,也只能重新回到树梢。“风传花信,雨濯春尘,你这一招大有长进啊。”“可是还是破不了你的小楼昨夜又东风啊。”二人说完又同时起身向着夜明珠飞身而上,牧云归向着李莲花疾刺几剑,李莲花以游龙踏雪躲开并精准格挡了每一剑,顺势上撩架住了牧云归的剑。二人乍一相逢又都借力分开,此时夜明珠已经落到了两人中间,一个不慎这珠子就会被剑气摧毁。牧云归和李莲花对了最后一招,却不妨两人手中的树枝都化为齑粉,最终二人同时握住了夜明珠。原来最后一招二人都使出了绝学,李莲花使用的是“一微尘里三千界”,他的相夷太剑虽然威力惊人,却也有这种细腻的剑招,这招甚至可以做到只伤花蕊而花瓣毫发无损,令人称奇。而牧云归则是用了她的成名剑招“海棠未雨,梨花先雪”,当年她初出江湖办案,那主人家自负盛名推诿不已,只言若是要那梨花可以,不能伤了旁边的海棠。那梨花与海棠挨得极近,主人本是想让牧云归亲手摘下所有花来消遣她,却没想到牧云归只以一招便扫落所有梨花,而海棠一朵未落。
这招对内力控制要求极高,剑势隐而不发,只击目标而不损他物,正是和“一微尘里三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这随手折来的树枝哪里能承受住二人的内力与剑招,直到最后一刻才断已经是非常努力了。二人就在树梢坐下,也不顾那轻飘飘的树枝是否应该承担如此重量。“痛快!”李莲花已经许久没有酣畅淋漓的切磋了,他现在不像以前那样争强好胜,但是牧云归剑法精妙,进步飞速,让他不由得见猎心喜。“怎么样?我是不是进步了很多?”牧云归得意脸,这几年她可没有懈怠过练武。“你的剑法轻盈,收发随心,谋定后动,配合你的水云身对风势的把控,确实是最适合你的剑法。你用我的相夷太剑反而不合适了。”李莲花点评。牧云归对气流的微小变化都非常敏锐,根据风的变化判断攻击的来向,虚招骗不了她,招式变化也会被她捕捉,所以才能察觉他的出剑,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挡下他的相夷太剑的。“我当然不能用啦,你现在是李莲花,如果我用了相夷太剑,不是就暴露啦。而且啊,你的剑法太耗费内力了,这天下只有你能用这么耗费内力的剑法。”“咳咳咳,是啊,我现在内力可不如从前了。”想起自己以前用内力将雨水隔开的壮举,李莲花觉得自己膝盖中了一箭。“你应该创立新的剑招了,用你现在的内力就能打的,最小的耗费就能打的。”牧云归指点江山。“你当剑招是大白菜啊?说创新招就创新招。”李莲花连连摆手,“而且我现在呢也不想动手打打杀杀的,过一些平凡的生活,不要逞凶斗狠的,也很好啊。”“我们总有要动手的时候,到时候你一动手,这身份可就瞒不住了。”牧云归才不会被老狐狸绕走。“而且你嘴上说着不要,其实心里已经开始想了吧。自创招式对你来说不是像喝水一样简单吗?我不信你不心动。”牧云归紧盯着李莲花的脸庞。今夜,稍微能从李莲花身上窥见过去那个意气风发的李相夷的影子,牧云归知道,虽然他总是说李相夷已经死了,但他只是把那个少年埋葬在了心里,李相夷没有真正的离开过。她也不想李相夷离开,因为将李相夷完全从身上剥离将是多么痛苦,意味着对过去的自己的全部否定和永不原谅。她希望李莲花知道,李莲花只是李相夷的成长,而不是对李相夷的否定。他可以过新的生活,也不意味着必须将过往全部埋葬。李莲花只觉得牧云归每次都能精准看透他的内心,他刚刚确实不由自主的已经在心里构思了新招,不由得心虚的转移话题:“这切磋也切磋完了,我们也该休息了。你把夜明珠拿回去装上吧啊。”说完便回到莲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