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小说网
老一辈小说网 >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 第22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5节

 

他年事高,品级也够,是有特定的地方休息的,不过说是休息,也就是比在外头暖和些,要上大朝,茶水是不敢用的,曾老太爷便也就坐着闭目养一养精神。

身旁不知何时坐下个人来,轻笑一声:“曾老好福气。”

曾老太爷睁了眼,却见身旁含笑坐着的,不是今上甚为倚重的中书令薛晏是谁?

“哟,薛大人!”他侧身一拱手,“可不敢当这一声曾老。”

“曾老过谦了。”薛晏笑笑,意有所指:“您老有个好孙儿啊。”

曾老太爷眉眼一动,抬眼看薛晏,薛晏却是捋捋颌下短须,但笑不语。

这是……一会儿早朝就能知道的意思?

听着倒应该是好事,他便也不多问,活了一把年岁,练得最好的就是养气的功夫,只自谦一句:“薛大人谬赞了。”

待漏院歇了半个多时辰,宫门开启,众官员依序入宫,自又有一番仪礼,当然,眼下的朝堂官员还算不得多,许多职位还是空缺状态,这个过程倒也不算太慢。

待文武分列唱籍入殿,曾老太爷一眼就看到殿中多了一样不该出现在这殿中的物件——一口大木箱。

他侧头看薛晏,薛晏却只执着朝笏站着,压根没往他这边瞧一眼。

曾老太爷:……

还没来得及琢磨那木箱里能装点什么呢,有内侍的声音传来:“皇上驾到——”

圣上到了。

众官员皆正了身姿,然而心里都冒出了一个相同的念头:圣上今日早到了!

跪拜礼后那一声叫起,曾老太爷又听出了门道:圣上今日心情极佳!

果不其然,抬眼就见到年轻的帝王面上满是笑意。

“收复建业城,我大齐便算是把境内山河收拢了,这是喜事。昨日歙州到了一份贺礼,一份歙州刺史代治下乡民呈上来的贺礼。”

皇帝话落,便有内侍过去将那木箱打开,从中抬出一架犁来。

是的,犁。

但和他们平常见过的犁都不一样。

文武官员交头接耳,一时不知这犁和平常用的犁有什么不同,也有人下意识就看曾老太爷,指着他知道点什么。

龙座上的帝王看了一会儿,方笑道:“歙州刺史送来的奏折,众卿也听一听,便知这犁的妙处在哪了。”

说罢示意身边的内侍读那奏折。

奏折并不算多长,前边是官员们都熟悉的话术,只是到了后边,便提起了正月十五歙州报捷,十六一早,便有乡民献犁为贺,讲述的正是歙州城大兴庄乡民桑萝献犁之盛况。而后是曾三郎直言自己下田试犁,讲述曲辕犁与直辕犁的不同之处。

曾刺史文墨是不错的,简简单单百余字便将歙州那一日之盛景写得百官听之犹如亲见,然而这些都不如最后几段桑氏的应答叫人动容。

每逢下诏,诏书中歌功颂德之语不知凡几,执笔学士文章锦绣更不可能是桑氏能比,然那些都是朝廷的声音,歙州此番呈上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百姓的声音。

百姓的感激、百姓的愿景、百姓的认可、百姓的赞颂!颂的是民心之向!

这比再好的锦绣文章意义都不同,更何况这是在今上打下陈朝、天下一统的捷报刚传到歙州这个节点,献上来的又是事关农耕民生的犁,这怎么一样?

不见殿侧记载帝王举止言行的起居郎听着那奏折已经是两眼放光,奋笔疾书了?

众臣心里甭管是真信了这是巧合,还是开始琢磨这是歙州刺史早有准备做的一场大秀,心下都清楚,眼下这一出是大善!是对大齐,对当今,对新政权的赞颂和认可!

奏折念毕,百官齐贺!

这一日的早朝,却非在太极宫的大殿中举行的,兵士清道,一路往建业城郊而去。

京城,在大乾朝时名建业城。

而眼下建业城外,城郊百姓的春耕才刚开始,这一处,月前还是陈朝治下。

天子邀农人共试新犁!

歙州百姓进献新犁贺大齐一统之盛事很快便在建业城城里城外传扬了开去。

这一日的早朝直持续到了下午才散,午时自建业城外回朝,中午御膳房为百官提供了一餐饭食,下午继续议政。

议的是对歙州桑氏的嘉奖、曲辕犁之推广事宜,最叫百官未曾设想到的是,命名于大乾朝的建业城,圣上一直让众臣讨论的更名一事,在今日也定了。

不是众大臣引经据典舌战数日未曾定下的那些名字,是长安!

取歙州桑氏之第二愿,愿大齐昌盛,国祚永存,盛世长安之长安二字。

长安城!

桑氏献犁嘉奖诏、建业更名长安诏与曲辕犁图纸同时下达大齐诸州县,最早见到诏书的自是位于京城的建业城百姓。

不,长安城百姓!

下朝出宫那一路,曾老太爷被同僚们贺喜了一路,懂的都懂,歙州这事办得太好了,看似桑氏出的风头最大,得的奖赏也厚,但一个乡野妇人嘛,也就止步于此了。

在朝廷众官员眼中,这一局最大的胜者,时任歙州刺史的曾家三郎啊。

曾老太爷一路把低调谦逊态势作足,上了马车,马车辘辘行了几步,他掀开前方车帘与赶车的车夫道:“往城门贴布告处去。”

城门处新诏书已贴上了,曾老太爷瞧着布告墙下围满的百姓,看着这曾经的建业城门,城门头上的建业二字想来很快也该换掉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